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發(fā)布報告,分析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如果世界經濟波動對中國沖擊較小,我國貨幣政策則應當逐步收緊并正常化;匯率政策可以考慮啟動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外貿政策要使得出口扶持和退稅政策正;;游資政策則要限制資本流入,促進資本流出。
而如若世界經濟波動對我國沖擊較大,在貨幣政策方面,要以較為寬松的公開市場操作與提高準備金率等數量型工具為主;匯率政策要充分考慮實體經濟可承受能力;外貿政策則要延續(xù)出口扶持和退稅,以促內需穩(wěn)出口。
中行則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物價呈溫和上漲態(tài)勢,但通脹依然不是世界經濟的主要風險。下一階段,考慮到政策刺激效應衰減、貨幣政策收緊和去年基數的影響,我國經濟高增長態(tài)勢將有所放緩,宏觀政策仍需促進經濟增長。
因此,當前我國經濟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時機還不成熟,財政政策要在保持刺激力度不變的前提下,把結構性減稅作為下一步政策的重要選項;貨幣政策則要把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作為政策實施的重點,在適度收緊的同時,注重政策節(jié)奏和力度。此外,政策應多管齊下擠壓房價泡沫,促進房價的理性回歸,同時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和節(jié)能減排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