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遷鋼二熱軋生產線看到,熱軋卷從卷取機卸卷后進入托盤運輸線,經過打捆、稱重、噴號等環(huán)節(jié),直接運送到鋼卷庫。這個全長688米的運輸線,沒有任何人為干預,實現了托盤運輸系統(tǒng)一鍵式運卷。
與一熱軋步進梁運卷方式相比,二熱軋板卷運輸效率高,降低了帶鋼表面損傷幾率。二熱軋托盤運輸在去年2月份投入使用,在軋制節(jié)奏快的時候,暴露出托盤系統(tǒng)很多故障。來自機械、電氣、自動化、液壓、操作、鋼卷庫天車滑線等部位的問題一波未息一波又起。一時,托盤成為整條軋線的瓶頸,影響了產能發(fā)揮。3月份,遷鋼提出二熱軋必須實現后部運卷一鍵式。
熱軋作業(yè)部托盤運輸系統(tǒng)一鍵式運卷攻關團隊在國內沒有可資借鑒的情況下,機械、電氣、液壓、自動化等各專業(yè)以設備功能精度和六西格瑪管理為手段,深入研究設備特點,找出影響設備穩(wěn)定運行的各項因素并采用有效措施,對各個影響設備投入運行的點位進行控制,同時對設備實施預修管理,提高托盤系統(tǒng)一鍵式運卷的命中率。
在對設備故障摸排過程中,他們對25個大項23329個點位進行了設備固化,對11大項1770個點位實施了設備功能精度管理。拓寬管理思路,對托盤運輸系統(tǒng)實行樹狀模塊化分類管理,各控制點直接落實到人,經過不斷摸索和完善,在后部托盤區(qū)域形成了以固化檢修為基礎、功能精度控制為引導、隱患排查為重點的精細化數據體系。
對故障“掃雷”過程中,他們完成了安全光柵連鎖保護,位置傳感器、介質管路、電機和抱閘接線等方面共50余項改造。在眾多的改造中,回轉臺改造難度最大。托盤需經過7臺回轉臺,方可將板卷運送入庫。這些回轉臺是托盤運輸線上的關鍵設備,一旦出現問題恢復起來極其困難。他們經過反復討論和實驗,最終決定將四點式改為三輥式。同時,他們與國內企業(yè)溝通之后,又與德國一家全球頂尖級的軸承生產企業(yè)取得聯系,完善改造方案,逐步完成相應改造,最終實現了托盤全部設備一鍵式運卷功能。(來源:首鋼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