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沖掉的大橋終于建好了,過年走親戚,一個都不會落下了!”1月25日,元坑鎮(zhèn)保莊村62歲的吳老漢看著家門口的“臥波長虹”,眼睛笑得瞇成了一條線。
吳老漢告訴記者,保莊村前橫著四五十米寬的河流,保莊大橋是村民出入的唯一通道。在2010年6月中下旬的特大暴雨中,保莊大橋被洪水沖毀,1000多名村民頓時“沒了出路”。正在村民心急如焚之際,當?shù)攸h委、政府將群眾出行當做心頭大事,交通部門緊急搶修,只用1個星期就筑好了便橋,供村民出行臨時之需,但是大貨車、中巴開不上便橋,貨物運送、群眾出行還不方便。
要徹底解決出行問題,就得重建大橋。交通部門多方籌集資金180萬元,同時加快設計、快速施工,僅僅用了數(shù)月時間,終于趕在春節(jié)前建成了新的保莊大橋,F(xiàn)在,這座60米長、雙車道設計的大橋,氣派地跨越河水兩岸,橋車、中巴、摩托車往來可方便了,保莊村民再也不用擔心,過年時開車來的親戚到不了家門啦!
至此,在我省國省干線完成水毀修復之后,全省農(nóng)村公路水毀點也基本修復,累計完成投資6億元,修復水毀點3577處。另外,通往全省167個集中安置點、總長106公里的農(nóng)村公路和9座橋梁建設,也按照與集中安置點住房同步完工、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加快推進,安置群眾將住上嶄新的房子、走上嶄新的公路。
據(jù)省交通運輸廳介紹,本次強暴雨災情發(fā)生后,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部門采取有效措施,一手抓建設發(fā)展、一手抓災后重建,有效加快重建進度。省里加大資金投入,國省道修復資金以省級籌措為主,農(nóng)村公路水毀工程核實工程量后給予補助,原中央蘇區(qū)、老區(qū)的省補標準分別提高20%和10%。加快設計,估算造價200萬元以下的一般水毀點,現(xiàn)場直接確定修復方案;技術難度大的工程,采取邀請招標或直接委托方式。采用應急程序,一般水毀路段直接交由管養(yǎng)單位組織施工;水毀橋梁、大型滑坡治理等工程,采用邀請招標方式或由市、縣政府批準確定施工單位。
施工隊伍嚴格履約,上足勞力、機械,施工班組做到人停機不停。實行“一驗一檢”制度,在當?shù)亟M織驗收基礎上,省交通運輸廳組織抽檢,路基路面隨機抽檢,水毀橋梁每橋必檢,確保質(zhì)量過關。(中國廣播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