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3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上強調,今年要求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是硬任務,各地要抓緊安排開工,盡早建成投入使用。
而在此前的2月24日,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協(xié)調小組已與各省級政府簽訂了今年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將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地。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亦隨之予以反應。相關產業(yè)鏈上的建材、家電等板塊,均有不俗表現(xiàn)。
雖然對于在地產調控中風雨飄搖的地產企業(yè)來說,保障房是“雞肋”還是“稻草”,則是見仁見智的命題。但相關個股的行情,已然啟動。
3月23日,地產和建筑上市公司中,與保障房相關的個股全線上漲。當日中天城投大漲8.29%,龍元建設亦上漲5.83%,另一個參與保障房建設的地產公司棲霞建設,3月23日也放量大漲4.94%。
中信建投在其報告中表示,從盈利模式而言,“考慮資金回流速度,相對風險小而利潤最大的是限價房,其次是經濟適用房!
而從區(qū)域來看,一線城市和房價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是本次保障房建設的重點監(jiān)管對象!斑@些城市一般人口比較密集,保障房建設的空間大,且這些城市的經濟相對發(fā)達,保障房建設資金相對充裕。”
布局保障房
事實上,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在這場競跑中搶得先機。
2011年3月9日,中天城投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簽訂了《中天城投參與貴州省“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框架協(xié)議》,該公司將參與貴州省范圍內廉租房、公共租賃房、棚戶區(qū)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
中天城投表示,“公司將自行組建從事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設施等建設工作的項目子公司,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在貴州省內完成建設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約20萬套)、總投資約200億元的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設施!
國信證券則在其報告中表示,“歷史上參與的保障房開發(fā)凈利潤率根據地方政策可達8%左右,這20萬套保障性住房開發(fā),按保守的方法測算,取8%的利潤率,在2011-2015年,可給中天城投帶來16億凈利潤,平均每年增厚EPS0.35元,加上配建的商場商鋪、辦公場所等經營性附屬設施及享受的政策優(yōu)惠,收益更高!
而另一個在保障房建設中受益的個股龍元建設,則已為萬向系旗下的通聯(lián)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聯(lián)資本”)悄然建倉。
龍元建設2010年3季報顯示,通聯(lián)資本新進為該公司第五大流通股股東,持有該公司1245.96萬股,占其總股本的2.63%。
通聯(lián)資本為萬向系資本運作的平臺之一,其控股股東為萬向集團高管管大源,其與萬向財務公司堪稱萬向系資本運作兩大旗艦。
華創(chuàng)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表示,龍元建設入圍多個地市保障房項目的招投標,保障房建設有望成為公司未來利潤的新增長點。
“我們預期公司主要將會以甲方的身份進入保障房建設市場。保障房建設的毛利率高于普通的房屋建設,如果公司保障房建設業(yè)務順利開展,綜合毛利率有望穩(wěn)步提升。”華創(chuàng)證券在其報告中表示。
3月24日,龍元建設上漲3.15%,收報13.76元;中天城投漲0.88%,收報17.13元。
地方政府配套資金懸念
規(guī)劃如火如荼,但始終繞不過去的兩個疑問,則是保障房建設的資金來自何方,以及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到底如何?
按照規(guī)劃,5年內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資金2.7萬億。
但目前地方政府的負債在10萬億左右,這也意味著每年地方政府的到期債務就達到1萬億之巨。
而地方政府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則是,保障房建設會導致土地出讓金減少。
中金公司在其報告中表示,政府保障性住房直接投資資金規(guī)模不大,但土地出讓收益和稅費的損失較大,將經濟適用房和城市區(qū)棚改房的土地整理交由開發(fā)商,隱含每年土地出讓金減少2500億元。房地產相關稅費也將下降,幅度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約4%-6%。
而在最近的一系列政府表態(tài)中,住房公積金結余資金、國有商業(yè)銀行的貸款等,將逐漸成為保障性住房重要資金來源。
此外,保險公司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
3月9日,中國太保宣布,負責其保險資金運作的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發(fā)起設立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賃房項目債權投資計劃”,正式通過了保監(jiān)會的備案。這是保監(jiān)會《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出臺后的首個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
按照這一計劃,中國太保與上海地產集團達成協(xié)議,牽頭以10年期債券投資計劃方式融資40億元,用于上海地產集團在上海市區(qū)50萬平米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