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韓國的造船業(yè)界主導著世界新造市場,如這樣的趨勢持續(xù)下去,那么韓國在年均訂單量方面也將返回第一位置。今年主要訂單是包括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鉆井船在內的高附加值船舶,這一些訂單幾乎所有的都被韓國船舶企業(yè)拿走,結果可以站在中國的前面。與此相反,大幅依賴于中國政府的金融政策及國需國造政策的中國船舶企業(yè),由于今年散貨船市場低迷不振,其接單成績不佳。
據(jù)克拉克松統(tǒng)計,在4月份的全世界訂單量為227.4168萬載重噸,其中韓國企業(yè)獲得的訂單為占65.3%的148.414萬載重噸(37艘),4個月持續(xù)占據(jù)第一位置。與此相比,中國則僅獲得占13.2%的30.985載重噸(17艘)訂單。到5月份的統(tǒng)計也是一樣,全世界的訂單量為1201.4143萬載重噸,其中韓國企業(yè)獲得的訂單為占53.9%的647.5489萬載重噸(171艘),與此相比,中國則獲得占28.3%的339.5520載重噸(178艘)訂單。
在訂單價格方面,在4月,韓國簽署41.62億美元的建造合同,這是中國4.5億美元的近10倍的成績。到5月末,韓國的是233.9億美元,這是中國59.42億美元的4倍。
可以預計,韓國可能繼續(xù)在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鉆井船等領域獲得不少訂單,并且世界的散貨船及油輪市場,還沒有跡象好轉,因此中國在今年下半年的接單成績可能也是不太好,韓國在今年可能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造船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