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力拓宣布要跟隨必和必拓采取月度定價。不過,力拓宣布轉(zhuǎn)向更為靈活的“月度定價”的消息,并沒有讓低迷的鐵礦石市場“起死回生”。一方面,在鋼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鐵礦石的成交量開始萎縮,三大礦山的現(xiàn)貨招標價近期也在不斷下滑;另一方面,很多買家已開始“毀約”前期簽訂價格較高的鐵礦石合同。
這意味著鐵礦石壟斷巨頭試圖通過短期合約對鐵礦石價格進行炒作并不靈。短期合約條件下,礦商和鋼廠都有機會考慮各自遇到的各種變數(shù)。國外礦商炒作的題材似乎不奏效了,像印度雨季來臨礦山減產(chǎn),澳洲提高資源租賃稅,越南提高出口關(guān)稅,印度部分地區(qū)禁止出口礦石,印尼停發(fā)礦業(yè)經(jīng)營許可證等等題材,并不是像以前那樣,輕易地左右著港口的鐵礦石報價。
天氣、政策的原因使國外礦供給量有可能在三季度減少,但是國內(nèi)鋼廠面臨的限電、成本高、庫存大、出口難、鋼市弱行的局面也使得鋼鐵廠在采購爐料的時候?qū)t料價格以及爐料庫存周期的安排更加謹慎,考慮因素更多。
此外,可以更進一步佐證鐵礦石短期合約并不成功的案例是,年度定價模式仍未銷聲匿跡。
就在前兩天,瑞典國有鐵礦石生產(chǎn)商LKAB公司與歐洲用戶達成2011/2012財年?穴始于2011年4月1日年度鐵礦石合同價格。LKAB表示決定采用年度定價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供需雙方均不能從劇烈波動的、基于現(xiàn)貨市場的商業(yè)模式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