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宏觀數(shù)據即將公布 評:加息后股市將繼續(xù)向好
|
http://m.szycnet.cn 發(fā)表日期:2011-7-5 10:10:48
蘭格鋼鐵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高位震蕩度過了五個交易日,上周滬深股市受到銀行股的壓制卻并沒有形成突破,滬指在周五收報2759點,微幅下跌0.1%。而最新公布的6月份PMI,也就是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shù)為50.9%,連續(xù)3個月回落。
今天是周一,本周是7月的第一個交易周,也是6月宏觀經濟數(shù)據公布前的最后五個交易日。市場觀望等待數(shù)據,加息靴子仍舊高懸,兩市是否會結束反彈?
盡管沒有大幅打擊滬深股市的做多信心,但是6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shù)的再度回落還是讓銀行等權重板塊承壓。和訊信息研發(fā)部首席分析師夏立軍相對樂觀,認為加息落地之后,股市將繼續(xù)向好:
夏立軍:50.9的數(shù)據和市場預期比較一致,另外從整個PMI指數(shù)的內在構成來看,原材料的去庫存的過程還是在一種比較合理的范圍之內。我們認為上半年整個PMI指數(shù)回落還主要是經濟軟著陸的一種現(xiàn)象,并沒有實質的影響體現(xiàn)在產品當中。另外一些中報預期比較好的個股表現(xiàn)的還是比較充分,像水泥、建材以及家電類個股都是出現(xiàn)了很好的上漲的勢頭。接下來我們認為,7月份以后央行的加息,貸款的利率提升的幅度要小于存款提升的幅度,這種預期一旦實現(xiàn)之后反而是逢低建倉的最好時機。
有分析人士預期,央行近期很有可能再度加息。加之7月11號6月份宏觀經濟數(shù)據即將公布,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破六”幾乎已成定局。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表示,投資者需特別關注加息的時點選擇:
桂浩明:負利率在2.25個百分點這樣的情況下,加息是很有必要的。有可能到了7月份公布的6月份CPI指數(shù)可能會更高,所以加息是一個央行必須或者說應該采取的重要的調控手段,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央行所面臨的不是加不加息的問題,而是選擇什么時點。
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范為則認為,加息時點不同,對股市將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范為:如果說6月份的CPI在6剛剛出頭,或者6.1、6.2的情況下,加息可能在CPI公布之后。而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對于通貨膨脹的預期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我認為對A股甚至是有利的,因為它表明最后的靴子落地,政策緊縮之后將會迎來貨幣政策稍微寬松的局面。另外一方面,如果6月份的CPI是在6.3、6.4,或者是遠超過6的這種情況下,那么我們判斷央行會在CPI公布之前就會加息。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對A股就是一個不利的影響,因為遠遠超過6%的CPI短期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引起政府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貨幣政策的緊縮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
盡管加息窗口再度臨近,股指見頂壓力也在增加,但7月8號,也就是3天后,兩市將正式迎來首家上市公司發(fā)布2011年中報業(yè)績。中報大幕的徐徐拉開可能帶來哪些機會?
根據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報預披露時間表,今年的“中報第一股”為深圳主板公司江鈴汽車,將在7月8日披露中報。到8月31日為止,所有上市公司都將公布半年報。而數(shù)據顯示,截止6月30日,兩市共有794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業(yè)績預告,報喜比例接近65%。其中,超過兩成的預增公司前6個月業(yè)績增幅超過100%。和訊信息研發(fā)部首席分析師夏立軍認為,應當關注即將在二三季度出現(xiàn)業(yè)績拐點的板塊:
夏立軍:關注中報行情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就是上市公司的行業(yè)景氣度能夠在下半年得以延續(xù),比如說像建材、水泥,零售、食品等等個股可以關注。另外在中報業(yè)績這個過程當中已經行業(yè)出現(xiàn)明顯拐點的一些公司,比如說像電力設備,像電子通信,像物聯(lián)網等這類個股,他的業(yè)績拐點基本上會是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之間出現(xiàn),另外下半年這些行業(yè)從產業(yè)政策方面還是能夠得到一些支持。對于上述類個股我們建議大家在中報發(fā)布的時候仍然可以采取關注的這種策略,關注一下上市公司乃至行業(yè)基本面的變化。
不過,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桂浩明建議投資者,加息靴子仍舊高懸,莫要急著大舉建倉:
桂浩明:從目前來看市場開始尋找底部,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反彈這是很自然的,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個行情就可以從此馬上展開。我覺得隨著通脹數(shù)據的公布,以及有可能的調高準備金率等等市場可能還會有些震蕩,所以目前來看只是適合在低位少量建倉。另外我覺得從目前來看主要關注的恐怕還是超跌的板塊。
(來源:人民網)
蘭格鋼鐵網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蘭格合作媒體,蘭格鋼鐵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