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貿(mào)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BDI周一連續(xù)第二日下滑,主要受海岬型船運價下跌影響。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下跌0.84%或12點,至1,437點。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shù)BCI下滑1.49%,至2,084點.海岬型船舶平均日獲利下降420美元至13,521美元。該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15萬噸,貨物主要是鐵礦石和煤炭。
盡管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持堅,但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今年以來累計下跌逾15%,而且交易商稱干散貨運費前景依然晦暗,因船只供應(yīng)增速超過運送商品的需求。
“太平洋地區(qū)海岬型船運價承壓嚴重,因目前現(xiàn)貨市場上的中國鐵礦石需求很低。”一交易商說。
巴西淡水河谷擁有自己的運輸船只,使形勢更加惡化。印度雨季導(dǎo)致水位上漲,阻礙商品運輸,也降低了鐵礦石出口。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shù)BPI升0.47%,至1,692點。該型船舶平均日獲利增加61美元,至13,519美元。該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6-7萬噸,主要貨物是煤炭與谷物。 |